朱朱:只有一克重(刘野个案研究)

朱朱:只有一克重(刘野个案研究)

作者:朱朱
设计:曹茜
语言:中文
尺寸:21.6×12.2cm
页数:102
时间:2017

《只有一克重》是诗人、艺术批评家朱朱对画家刘野的个案研究,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文本的世界童话,符号与记忆禁书以及抽象的内化,以诗性的语言、广阔的理论视野、文学的理解力,勾勒一位画家的思想史。这本轻盈的小书并非一篇判词,相反,它充满了理解,不仅仅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对他画家朋友的理解,而是从更根本的意义上,一个人对另一人之命运及所有可能性的关切与理解。

(以上文字综合整理自豆瓣和亚马逊对本书的介绍)

 

 

 

 

 

 

 

 

 

 

 

 

 

 

 

 

 

目录

文本的世界  1

童话,符号与记忆  19

禁书  43

抽象的内化  71

 

 

内容节选

刘野曾经说过:我希望自己的每一幅画都只有一克重,这令人联想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视轻逸(Lightness)为艺术最为不朽与美妙的品质,他说写作就是致力于减少沉重感:人的沉重感,天体的沉重感,城市的沉重感,故事结构和语言的沉重感,换句话说,当身体和命运遭受着现实的威胁时,心灵应当设法为自己找寻到快乐的秘方,以便较为完整地存活下来。

——《只有一克重》第98抽象的内化片段

 

1991年,柏林苍穹下,一个中国男孩从学生公寓里抱出一堆自己的大幅绘画作品,扔弃到垃圾箱边,以此告别基弗式的表现主义。

促使刘野这样做的原因,是他在佛莱芒传统与波普运动之间梦见了一个可能的自己:前者是由凡·艾克、凡·德尔·维登(Van der Weyden)等人的绘画来显现的“Stilleben”(德语,意为一个平和、静止、无声的世界),后者则是由安迪·沃霍尔在大西洋彼岸引领的那场革命,使得现成品的转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合法性——这一观念,经过刘野一个德国同学的转译,大意就是现在什么都可以往画里面画了

——《只有一克重》3页文本的世界片段

 

纳博科夫说道:当读者合上我的一本书时,我希望有这样一种感觉:书中的世界慢慢后退,停在某个地方,悬在远处,犹如画中的一幅画……”这其实是在呼唤着神秘、无言与深沉的情感出现在文字或视觉的尽头。相对于洛丽塔式的表达,刘野的《禁书》更接近于纳博科夫式的阅读期待,但两者并非截然分开的线索,稍晚出现的《禁书》体现出他提升的美学意识和更大的精神渴求,固然是那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飞升,然而,题材如同巴尔蒂斯所说,越来越出于形式的需要,转向了抽象的内心秩序的探询——“每一幅带着感情作出的画都是画家的自画像,而不是模特儿的画像,模特儿只是偶然的临时的东西。画家在色彩斑斓的画幅上揭示的与其说是模特儿,毋宁说是画家自己。某种程度上,刘野的绘画就写在了王尔德的这句话底下。

——《只有一克重》第70页,禁书片段

  

  

 

关于朱朱

1969年生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诗人、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著有诗集、随笔多部,其当代艺术批评集《灰色的狂欢节》曾获《新京报》2016年年度艺术批评奖。

 

 

摄影:冯芷茵

图文提供:这个店,©作者,这个店,2019

 

[ 温馨提示 ]

此印刷品属内部资料,仅供研究、学习和交流之用。如有需要,请与我们邮件联系:mail@theshop.art

交叉小径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在线时间

周一至周五 11:00-18:00

法定节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