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到能量学”第一卷 | 郑国谷:不了之园

“从符号学到能量学”第一卷 | 郑国谷:不了之园

语言:中英双语
尺寸:23 × 16.5cm
页数:315(全彩印刷)
时间:2021
观心亭研究性出品











内容简介

《从符号学到能量学 第一卷 郑国谷:不了之园》引导我们穿行于艺术家郑国谷在其故乡阳江所建构的一系列感知实验空间:从2000年开始建造的帝国时代直至今日的了园、名为七套商品房” 的个人居所和阳江组合工作室,以及艺术家从2008年开始在老村旧屋群落里所建的谷园


2000年开始建造的帝国时代


名为七套商品房的个人居所



阳江组合
工作室

 
从2012年开始, 郑国谷将帝国时代改名为了园


2008年开始在老村旧屋群落里所建的谷园

通过对话、追问、回溯和观察,这本研究读物探索艺术家在空间实践背后隐藏的空间哲学,感受和理解艺术家的感知如何作用于日常周遭环境的建构,在持续多年的时间过程中又如何生长、凝聚成为可回馈身心的空间能量。重要的是,无论是对于这些空间本身,还是郑国谷所正在展开的艺术能量学实践来说,这一切仍在过程中,而本书也希冀可以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通道,邀请读者置身于这段跨越二十年的空间之旅中。

关于“了园”的故事,可追溯到新千年伊始,郑国谷在阳江城郊遭遇一片土地;2005年,郑国谷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他的“帝国时代”的建造。就像《帝国时代》这个电脑游戏一样,他为“帝国时代”挖河造山,种树植屋,但现实中的“帝国时代”融合了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关系,它不是在特定场所的景观性作品,而是延伸到真实的生活情境里的项目,包容了一个空间从理想到实现以及在生活中持续的全部过程。从2012年开始,他将“帝国时代”改名为“了园”。“了园”继续其与前身“帝国时代”的未了之缘,但已蕴含了新的能量学的意韵,正如郑国谷在信息量浓缩的自述中所论及的:


从扩张的“帝国时代”到注重感知的“了园”,说明了它正向另一种审美骤变,一种有别于符号学的审美,它是一种土地能量学的审美。这种审美让一个艺术家的意识与定力在大地上深深地扎根,与隐藏在大地的各种各样的能量聚集点对接,相互响应,让现实的矛盾在现实中互相中计,并顺利产生灵感。
 


帝国时代”、“七套商品房了园谷园,从农地到城市到村落,日常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的转换在郑国谷的日常实践中永不停息地展开;而他的创作,在测试着周遭生存能量的同时,也成为在这充盈的感知流动中不断折射出来的晶体,让我们思考:如何有可能消弥我们在当代所习惯的个人创造者的身份,而回到创造本身,回到存在本身:


没有符号的世界是一种单晶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创造者,只有创造本身。


受启发于郑国谷的艺术实践,本书将成为“从符号学到能量学”系列的第一卷。而每个读者所携带的自身的能量,如何可以成为遭遇的动能,引导我们从郑国谷多年营造的空间生态,反观自身与周遭空间的关系,或者,如艺术家所言,让彼此进入“不断反复校正的的量子纠缠关系”?——这将是我们所期待的阅读分享有可能带来的相互反映和体悟。

  



 

目录


帝国时代 The Age of Empire 1

在家的周围活动 Act in The Proximity of Home 55

了园 Liao Garden 151

谷园,未完待续 Gu Garden, To Be Continued 287


 

I. 帝国时代

 




本章内容节选

2000年,郑国谷在他的家乡阳江城郊遭遇了一片5000平方米的土地,到2004年他开始建立“帝国时代”的“城墙”时,那块土地已经增加到2万多平方米,那段时间郑国谷称之为“拼地”时期,它基本上奠定了“帝国时代”的主要疆域范围。2005年,“帝国时代”的建造正式开始。  
   

郑国谷一度非常着迷于《帝国时代》网络电脑游戏,“帝国时代”的名字即来源于此。多年之后,随着空间探索的深入和生命经验的变化,他将“帝国时代”改名为“了园”。    

“帝国时代”的建造始于某种着迷,而非理性的规划。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按图施工的过程,而更多是根据艺术家感受和思考随时进行调整的一个过程:在家中、旅途中、酒店里,郑国谷会随手画下它对“帝国时代”空间的想象,这些散见各处的手稿在随后的过程中慢慢聚合成整体空间的关系。
 

建造“帝国时代”,最初是郑国谷希望将对游戏的兴趣和他想要探索的建筑问题结合起来,同时通过移形换景,从平常的郊外农地中营造出“帝国时代”的奇异景观。和电脑游戏中的虚拟现实不同,现实中的“帝国时代”势必要面对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关系,而他当时就感到,只有通过一个融合在现实生活情境里的建造过程,才能打通个体感知的秘密通道。

——以上文字节选自《从符号学到能量学 第一卷 郑国谷:不了之园》,观心亭,中英双语,2021,第6页。

 











II. 在家的周围活动 





本章内容节选

“七套商品房”是郑国谷和家人日常居住的空间,这意味着需要更多考量建筑空间与居住者之间的关系。为此,郑国谷在不断的测试中找到了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人之间共生的规律。他在尝试“七套商品房”植物生态系统时积累的经验日后也运用于“了园”之中,而在“了园”展开的实验又返回来进入到“七套商品房”的环境中。

阳江组合工作室是在从帝国时代七套商品房的建造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个建筑大约从2009年开始构思建造。在郑国谷看来阳江组合工作室的建筑虽然从外观上看起来具有爆炸性但里面蕴含的还是一些东方的建筑理念比如一些气口 希望通过这些气口可以收纳到一些亲近自然的气息 从而使身处其中的人觉得舒服 从根本上来说 建造运用的还是中国园林的手法。

——以上文字节选自《从符号学到能量学 第一卷 郑国谷:不了之园》,观心亭,中英双语,2021,第98页,第140页

 

 












III. 了园 



 

本章内容节选

2012年开始郑国谷将帝国时代改名为了园”。

在郑国谷所建构的了园的生态中,有锦鲤的围绕和层层递进的水生系统,有钢筋水泥的居所和丛生的植物,有浓缩了植物精华的茶叶和他所向往的没有符号的纯能量的世界。似乎受感于他所精心营造的生态,郑国谷的绘画致力于传达出感知能量的意念,这些意念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中循着各自不同的轨迹生长着,而化身为色彩和图像。

了园所展开的能量学研究,似乎和郑国谷自九十年代以来对消费文化的转换截然不同,但实际上,对自我意念和当代世界中影响个人感知的诸种形象机制之间的关系,他始终抱有强烈的兴趣。正是借助数码技术下的图像再造,郑国谷使传统意义上的唐卡从古典多媒体权力的中心抽身出来,幻化出人的意念得以投射的迷离面目——人类的形象分崩离析的今天,这幻化的存在属性是否恰恰可以用来承载那些因自身认同不断改变而转瞬即逝的各种形态?

——以上文字节选自《从符号学到能量学 第一卷 郑国谷:不了之园》,观心亭,中英双语,2021,第262页
 

























IIII. 谷园,未完待续




本章内容节选

2008郑国谷回到当年出生的地方离阳江三十多公里的阳西程村近乎荒废的故居触动了他尝试重新恢复居住场所的念头。程村如今已成为工业小镇只有最老的一条小街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故居正坐落于老街从二楼的阳台上可以看到老街上人们生活如常 似乎并没有经受外界太多的冲击。

 

最初几年 郑国谷将老屋弃用的猪圈改造成一个舞台郑国谷的父亲郑道兴和他的私伙局得以在这儿排练、演出人气渐入。从2018年开始带有小金字塔的玻璃亭开始进入院落继而出现在房顶。游鱼、池水、柳树、黑骨茶树在慢慢调节院落的气息人行通道以架桥的方式依着老屋的建筑形态伸展如藤蔓般沿墙攀延渐至四通八达而又曲径通幽行走其间如同漫步于峰回路转的园林。

 

郑国谷将它命名为谷园这是继“了园之后的另一个字既有人们所熟悉的稻谷的含义点出“园所处的村落情境又暗合了郑国谷名字中的。如果说每个名字都会带来相应音频的振动波那么郑国谷将谷园这个名字的音频振动和他在创作中所探测的“心轮感受联系了起来。

——以上文字节选自《从符号学到能量学 第一卷 郑国谷:不了之园》,观心亭,中英双语,2021,第288页
 













关于郑国谷

1970年出生于广东阳江,199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郑国谷生活和工作于阳江。他的创作涵括多种媒介,横跨行为、摄影、绘画、雕塑、书法、空间和建筑,探寻艺术与日常生活边界的融解,而其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和日常生活进程密切相关的意念。从2000年开始的空间项目帝国时代(现名为了园)融合了复杂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关系,包容了一个空间从理想到实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的全部过程。近年来,郑国谷从能量研究展开丰富的创作,力图揭示潜伏在感知过程中的能量流动。

 

了解更多≫



 

相关研究性出品

郑国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阳江组: 协同作战,并前赴后继

胡昉:观心亭(第一集)
白夜生长



摄影:tyu

图文提供:这个店 ©作者,这个店,观心亭,2021

[ 温馨提示 ]

此印刷品属内部资料,仅供研究、学习和交流之用。如有需要,请和我们联系: 微信号 - theshopwechat       

这个店 > 研究性出品 > 郑国谷

交叉小径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在线时间

周一至周五 11:00-18:00

法定节假日除外